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6-24 03:08 点击次数:88
一 、诉苦运动的兴起
诉苦教育,是人民解放军特有的提高指战员阶级觉悟、加强军民团结、 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的一些部队就发动指战员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以提高广大官兵打败 侵略者的决心与胜利信心。抗日战争结束后,进入东北的人民军队针对 部队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提高政治素质,加强纪律,巩固部队,陆续 开展了诉苦教育。其中,第3纵队第7师师长曾国华、政治委员李伯秋 和政治部主任李改等,于1946年夏在师的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阶级 教育,解决指战员对解放战争思想准备不足的问题。师政治部提出“谁养活谁”“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等十多个问题,交部队讨论。随后,第 20团第3营机枪连和第9连先后通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剥削劳动人 民的实例对连队进行两个阶级、两种政权、两种军队的对比教育。 一些 贫苦农民出身的干部战士用亲身经历控诉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对穷 人的迫害,使大家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懂得共产党是穷人的救星;解放 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干部战士都是阶级兄弟,解放战争是自己解放自 己的战争,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9连发动大家“挖苦根”,把 个人仇恨与阶级仇恨联系起来,把仇恨集中到国民党蒋介石这个总根子 上来,明确要报仇、要翻身,只有打倒蒋介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尔 后,又因势利导开展“查忘本”和发起“复仇立功”活动。经过诉苦教育,第9连在四保临江的战斗中,团结一致,英勇顽强,克服各种困难,胜 利完成了战斗任务,许多人立了功,并涌现出房天静、侯成安、王福民 等著名英雄模范。该连的诉苦教育经验迅速在第20团推广。
第3纵队和辽东军区政治部及时总结第20团的经验,并在全区和全 纵队宣传推广。东总对第3纵队的诉苦教育非常重视,给予充分肯定。 1947年8月,罗荣桓在听取第3纵队的详细汇报后,指出:“这在部队政 治教育工作中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解决了当前教育主要内容和 方法问题,是部队政治教育的方向。”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颁布了关于 在部队政治教育中普遍开展诉苦运动的训令。8月22日又发出指示,要 求全军普遍进行关于土地改革的政治教育,从思想上提高消灭封建势力 的认识,树立坚强的阶级观念,支持和帮助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鼓励 农民揭发地主恶霸的罪恶,为翻身农民撑腰。9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 总政治部下发并同时向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报告了《辽东三纵学习土 地改革政策经验(诉苦)介绍之一》和《辽东三纵学习土地改革政策经验(诉 苦)介绍之二》。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上述经验,同时对《经验之二》作了 修改,并转发全军。经毛泽东亲笔修改后的“经验”全文是:
“过去我们诉苦运动,收到不少成绩。今后还应继续开展。在内容上 过去是多方面的,范围很广。在目前深入阶段,以下几点,希各部注意:
(一)以揭发封建压迫为主。如若是由于被民族压迫及其他压迫者, 应联系到封建压迫上去,进一步引导到土地政策的学习。(二)发动干部 诉苦。经验证明,这是可能的。因为全军干部,大多数皆工农成分。而 且已经证明干部诉苦,可以提高阶级觉悟。有时比战士诉苦作用大,更 能影响群众。(三)部队诉苦与地方诉苦相结合。应该派人参加地方诉苦 大会或邀请群众典型到部队诉苦。部队同志亦可到地方上诉苦,以发动 群众,使工农兵血肉相连,体验到天下穷人是一家。(四)发动地主富农 出身的干部揭发反动社会制度的没落与黑暗,从反面来教育群众,使群 众知道封建阶级的本质及没落的前途。现已有个别进行控诉自己家庭的 黑暗,压迫贫苦人民的罪恶者。这是进步表现,应受表扬,不应歧视。 (五)诉苦后,号召团结部队。阶级教育的目的,是使工农分子阶级觉悟 提得更高,非工农分子应彻底抛弃自己出身的阶级立场,站到劳动大众 一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修改的第3纵队诉苦经验转发后,诉苦运动就在各部队继续 深入普遍展开,并且被当作新式整军运动的中心内容之一。
二、新式整军运动的全面开展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是经过充分准备、试点取得经验后, 于1948年3月中旬至4月底全面进行的。2月2日至3月7日,东北军 区召开了为期30天,有师、纵队主要政治工作干部参加的政治工作会议。 决定在冬季攻势结束后,全军利用休整时机,深入开展一次新式整军运 动。会议吸取关内各战略区和东北部队试点的经验,根据部队存在的问题, 全面地研究了新式整军运动的方针、内容、步骤和方法,确定东北全军 在诉苦教育的基础上,把整党与整军结合起来,在干部中开展“五整一查” (整思想、整作风、整关系、整纪律、整编制、查阶级)运动;在战士中 进行土改教育和开展民主运动。会议强调要以整思想、整作风为主,不 以查成分为主。“一查”的重点是团以上干部。在运动中,坚持依靠群众 自己教育自己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方针;坚持以整思想、整作风为主;通过上级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 着重检讨缺点、错误,克服不良倾向,解决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存 在的问题。既强调严肃认真,又强调防止“左”的偏向,保证了运动的 健康发展。
干部的“五整一查”运动,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采取召开纵队、师、 团三级党委扩大会议的形式和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的。各级党委扩大会 议均吸收下一级的领导干部参加,逐级进行检查整顿, 一级一级解决问 题。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前,普遍传达了军区政工会议的精神,学习中 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的有关指示和文件,明确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的目 的意义,动员全体干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开展相互间的 批评,尤其是下级对上级的批评和意见,为开好党委扩大会议进行检查 整顿作充分准备。在党委扩大会议上,面对面地开展由下而上的批评和 由上而下的自我批评,以及相互间的批评。通过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 批评,使广大干部认识到了自身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毛病, 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策观念。 较好地解决了对土地改革的立场态度问题,克服了右倾思想、本位主义、 军阀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思想、闹名誉地位等倾向;消除了同级干部间、 上下级干部间的隔阂,加强了团结,树立了集中统一的整体观念。
连队主要进行土改教育和开展民主运动。在教育前,首先由师、团 培训营、连、排各级干部,组织他们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 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诉苦三查的组织准备。 然后在师、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以连为单位,进行土改教育。第一步, 组织战士进行诉苦、追根。诉苦时,或官兵同诉,或军民共诉。在此基 础上挖苦根,弄清苦从何处来,穷人为什么受剥削压迫,从而把个人苦 与阶级苦联系起来,把为个人报仇提高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个 总任务上来,激发广大战士杀敌立功的积极性。第二步,进行土改政策 教育。组织全体战士学习中共中央有关土改的文件和指示,由翻身农民 入伍的战士介绍地方的土改情形,发动大家进行认真讨论,领导干部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并结合进行城市工商业政策教育,使广大战士懂得了 依靠贫雇农为骨干,保护与团结中农,对地主、富农不能同等看待等方 针政策;弄通了土地改革与农民、战士切身利益的关系,土地改革与解 放战争、与民族独立的关系,以及保护城市工商业,爱护人力物力的重 要意义,从而提高了战士们的政策水平。第三步,在土改教育的基础上 转入民主运动。民主运动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干部进行民 主教育,发动战士提意见,评干部、评党员,干部进行检讨。然后对战 士进行纪律教育,检查不尊重领导、不服从指挥、不遵守群众纪律等问题。 通过民主运动,调动了全体官兵的积极性,克服了军阀主义、官僚习气, 密切了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运动后期,遵照中共中 央军委的指示,为巩固和发扬成绩,将民主运动转为集中领导下的经常 性的民主生活,连队普遍成立了士兵委员会。
查成分,是在干部、战士普遍提高觉悟弄清党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 采取群众民主评定和领导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本着既反对忽视成 分、又反对唯成分论,对干部必须从严、战士可略为从宽,基础弱的部 队必须从严、基础强的部队可略为从宽的原则,对混入部队的地富分子、 地痞流氓、伪满宪兵警察、国民党下级军官等,分别情况进行清洗和遣送, 从而纯洁和巩固了部队的组织。
三、新式整军运动的作用
这次新式整军运动是一次以阶级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改造运动, 是一次大规模的有领导有秩序的民主运动,通过这一运动,大大提高了 东北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为土地改革,为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觉悟性和积极性。
新式整军运动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东北人民解放军在 整党整军之后,各级党委特别是纵队、师级党委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有明显的改善和加强。许多党员领导干部从整党中受到了党的 观念的再教育,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胜利的根本保证。经过整顿, 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派、深得群众拥护信任的共产党 员选入党的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 一大批符合共产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 被吸收入党,一些丧失共产党员立场的党员被清除出去,共产党的队伍 进一步纯洁,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连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均有了显著增强。
新式整军运动从根本上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经过这次整 军,干部战士从血泪的控诉中认清了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根源 和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激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阶级仇民族恨,大大提高了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为完成土地改革, 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而战的自觉性。干部战士纷纷表示:“要在战场上和 国民党军拼个你死我活”,“向蒋介石报仇','向共产党报恩',“向家庭 报喜”。
新式整军运动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通过整军,提高了广大指战 员热爱人民、尊重人民、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各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 律八项注意,在行军作战中,尽量减轻地方的负担,减少向地方要军粮 要马料,保护城市工商业,保护学校等公共设施,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特别是在新解放区的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新式整军运动增强了军队内部团结。通过诉苦教育和开展民主运动, 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官兵都是阶级兄弟”的认识,纷纷以兄弟之情关心 战士,爱护战士,热情为战士和下级服务;战士更加尊重干部,自觉服 从领导,听从指挥。从而使官兵之间、上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官 兵之间的革命感情加深,部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新式整军运动的伟大作用,正如毛泽东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 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指出的:“由于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 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运动的正确进行, 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为全国的土地改革, 为消灭人民公敌蒋介石匪帮而战的觉悟性;同时就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 员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强的团结。在这个基础上,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纪律整顿了,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开展了,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 中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这样就使部队万众一心, 大家想办法,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 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